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在啮齿动物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发表综述文章

  • 农业快讯   2024-09-30 08:39   阅读 : 1729 发布者 : root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原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团队在环境类国际期刊《环境管理杂志(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F=8.0)在线发表啮齿动物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文章。

    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我国草原面积位居全球第二,但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开垦农田等众多因素正在加剧草原退化,威胁我国生态安全。其中,生活在草原上数量庞大的小型穴居啮齿动物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巨大,研究者对其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综合分析最新科研进展,本文概述了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了啮齿动物的作用,阐述了啮齿动物对草地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草原啮齿动物暴发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牧草产量,导致其被视为有害生物,长期以灭杀为主进行管理。但大量研究表明,中低密度的啮齿动物种群是草原的生态工程师,不但在食物链中发挥积极作用,还通过挖掘活动改善土壤和植被,有助于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多样性。因此,本文提出未来应更科学的评价啮齿动物活动对草原生态的全面影响,确定鼠害防治的生态阈值,通过保护天敌、改善生态等方法控制鼠害发生,减少化学药物投放,构建基于生态理念的精准草原管理策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草原所博士后Mian Gul Hilal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林克剑研究员和植保所王大伟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植保所刘晓辉研究员、兰州大学李欢教授等参与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和新疆天池人才引进计划等项目共同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1479724026045


     1  啮齿动物对草原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


    2  不同密度下啮齿动物活动对草原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